推动由“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组成的“双航母”重装启航,以及由7所“双一流”创建高校组成的“第二梯队”整装前行;填补类型空白的体育、艺术类院校花开中原;打造一批特色专业集群,示范引领传统学科专业重塑升级、优势学科专业锻强提质……近年来,河南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交出亮眼成绩单。 ①在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科教文卫系统劳模(科技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魏建平在做实验。 ②河南农业大学助农服务团到汝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回访服务“头雁”学员。 ③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太在检测航天面窗。 优化结构布局 下好一盘大棋 “河南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敢想敢干的魄力、高效务实的作风,让我下定决心来到河南,为戏剧艺术教育传承尽一份力。”2023年8月30日,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接过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聘书后动情地说。 而就在此前10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受聘为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此前两个月,河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本科高校——郑州美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短短68天,与文化大省相匹配的高水平艺术资源布局初露峥嵘,也被外界和业内视为河南高校“三个调整优化”的成果呈现。 “好幸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大学。”郑州美术学院首届学生孙艺宁的感慨代表了很多河南考生的心声。 无论是满足群众美好期待还是回应时代所需,加快推进“三个调整优化”、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对河南来说都意义重大。 作为教育人口大省、高等教育大省,河南存在缺乏头部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不明显、结构布局亟待调整优化等问题。对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作为“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打造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关键之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务实之举”,系统性优化配置全省教育资源,努力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建高地、成高原、起高峰,着力破解高等教育“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 2018年以来,河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规划文件和具体方案,为推动“三个调整优化”保驾护航。自2021年起,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亲自担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推动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并与省长王凯共同担任委员会主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科创委、科技委将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作为重要事项,常态研究推进……几年来,河南沐浴国家政策的春风,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阵容初显: ——高等学校科类空白、区域空白得到有效填补。在加快填补高校科类空白,组建河南体育学院、郑州美术学院,筹建音乐、戏剧类院校的同时,河南省加快完善区域布局,整合有关资源,优先在未布局本科高校的省辖市筹建理工类院校,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引导48所本科高校深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吸引行业创新龙头企业和高端研究院所共同筹建电子、航空类高校,凸显优化活力。 ——高等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创办新型研究型大学,推动部分本科学校更名大学,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持续增加。同时,围绕“技能河南”,新设2所职业本科学校;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需要,新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 经过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全省高校数量达到174所,所有省辖市均布局了本科教育资源,为更多学子提供了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机会。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