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专注传播先进文化、致力弘扬主流价值”的核心理念,书画家孙伟以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七十周年的《习近平语录一百句》今日正式出版,以独特的方式展示其对祖国的热爱。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是新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孙伟对自己的要求。
在书画界,他是一位热心公益、痴迷艺术的活跃者,在众多为基层义务写书法活动中,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用实际行动写就“大义”和“责任”。他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省直书协常务理事孙伟。
孙伟说,自己幼年学书,青年用功,几十年来花费大量时间,在隶篆真行草和小楷上皆下过苦功,遍临诸帖。篆书如甲骨文拓片和甲骨文泰斗潘主兰甲骨文书法,还有《石鼓文》和金文《散氏盘》等;楷书主要师法钟、颜、柳和王庞;行草书学从羲献和王铎等,尤喜大草,对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大草《自叙帖》多年不辍;隶书遍临汉隶、隋隶和唐隶,尤其对曹全、乙瑛、大王等碑皆用功甚勤。业内人士评价:“孙伟隶书作品结构精美,用笔精到,清新精致,大气从容;楷书作品既有颜体的宽博厚重,又有钟繇书法的古拙质朴,用笔简厚洗练;行草书作品自然率性,一气呵成,笔笔力透纸背。”
所谓天道酬勤,多年书坛勤奋耕耘,换来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获奖不断。这些成绩对孙伟来说,既是令人欣喜的肯定和荣耀,更是“马不扬鞭自奋蹄”的激励和鞭策,“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我的学习只是沧海一粟,万里长征才开了个头。”孙伟谦虚地说,之所以取堂号“崇学堂”、斋号“去非斋”,就是在盖这两个章的时候每每告诫自己,勤奋学习才能提高艺术水准,去伪才能存真。
孙伟对书法的热爱,不仅仅痴迷于书法艺术本身,他更注重在创作和实践中领略、传播书法的四种精神--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孙伟详细解读说:“书中有‘文’,通过书法展现中华气度,努力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书中有‘道’,真草隶篆行各有其法,书以载道,书写社会大道。书中有‘人’,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善于从千姿百态的群众生活中汲取灵感,写出更多书法精品。书中有‘德’,秉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写端端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在孙伟看来,作为一名书家,不仅要刻苦钻研书法艺术,更要通过书法来记录时代、讴歌时代,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翰墨载道’‘书以载道’一直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比如‘魏晋风度’‘盛唐气象’,每个时代都各有特点,产生的代表性书家各领风骚,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成为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思想的传世杰作。”孙伟说,当前,13亿中国人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弘扬时代精神才是当代书法艺术的“大道”。
多年来,孙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为社会播撒墨香,用书法来为社会与时代鼓与呼。除积极参与义务写书法等公益活动外,孙伟还应郑东新区政府之请用隶书编写了《中国梦》和《习近平用典》两书为党员“两学一做”活动辅助教材,在社区党员、群众和书法爱好者中传播近1500本,省直书协主席徐荣双为此书作序。
孙伟简介:
豫鹰艺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教师,省直书协常务理事,省直文联委员、省直文联先进艺术工作者。
近来来出版六本书画作品集。《中国梦》、《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语录百句长卷》、《孙伟书法小品集》、《一带一路茶文化书法作品集》和《非花集一孙伟国画作品集》。
创作十九大报告百句五十米长卷在郑州图书馆和多家大学展出,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和电视台等媒体专访报道年书画作品13品被中国邮政和文化部大众文化学会在全国发行邮票。其中草书心经被少林寺藏经阁收藏;为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韩露新作《一缕一缕的阳光》配图近三十幅。